顧問 廖坤榮教授

自1996年以來,廖坤榮教授持續選擇「台灣農會」與「基層金融」作為主要研究議題,經十餘年來的積累已發展出<台灣農會經營管理的困境:網路理論的分析>、<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台灣與南韓金融監理制度改革>、<金融重建基金制度建構與執行績效>、<台灣農會信用部經營管理的道德危險研究>等十餘篇學術論文,分別登在 TSSCI 等重要學術期刊。這些研究成果系列成功地整合政治學、公共行政與政策、鄉村社會學、以及政治經學的理論與實際案例,深入探討台灣農會的「網絡關係」與信用部經營管理、基層金融的「治理」問題,同時也探討政府與農會的「公私協力」,探索農會組織的「社會資本」形成及其與台灣農村現代化與發展之關係,這些長期積累的研究成果已獲得台灣、中國大陸政府以及日本、韓國學術界的關注。由於台灣農會組織與農村現代化經驗研究,已引起政治學界的關注,中國大陸對台灣農會組織制度甚感興趣,近年來已大量引用廖坤榮教授論文觀點,並熱烈討論大陸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台灣農會組織與運作經驗比較研究。

近年,廖坤榮教授的教學與研究更延伸到「社會企業發展與實作」領域。近年來,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全球蔚為風潮,形成了一場新的公民自覺與自發的運動,不但模糊了社會與企業的界限、轉化了非營利組織的思維,並為社會解決了許多就業的問題,甚至改變了政府的勞工、教育與社會福利等公共政策。所謂「社會企業」,指的就是運用一個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些社會問題,包括社會福利、環境,文化、弱勢社群就業等的新型組織,這個組織可以以營利公司或非營利組織之型態運作。

廖坤榮教授在中正大學與學生共同創立「實驗型社會企業」,這個「實驗型社會企業」就是學生與老師共同按社會企業理論,開辦一家「社會企業」,學生與老師實際生產商品,販售商品,課程操作都實際按照會企業理念與學理,進行社會企業的經營管理操作。這個課程將學生的學習與就業創業緊密結合,成為「微型創業」的基礎。亦即修課學生透過模擬創立社會企業,可以體驗微型創業過程,期學生畢業後能創立一個社會企業為課程教學目標。

【愛農文創】是一個具創意性的平台,我們秉持著台灣扶農協會提出《台灣製造、台灣原料》這個雙台的堅持,透由TWOQV標章的識別,為台灣、大陸乃至於全世界提供一個「農安」、「食安」、「環安」三安理念的農特產品,願有著共同理念的好朋友、好夥伴與我們一起努力,我們一起來灌溉這塊【愛農文創】園地。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公共政策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簡歷
⊙中正大學清江中心研究發展組組長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
⊙嘉義縣老人教育大學校長

教學研究專長
⊙政治經濟學
⊙社會企業發展與實作
⊙東亞農民組織比較研究
⊙鄉村創新治理研究